医药巨头药明生物下调营收预期后的48小时
中国商报网 马嘉 2023-12-07

  12月6日一早,一直被视为CXO(医药外包)行业风向标的药明生物宣布拟回购最多4.248亿股股份,这一举动止住了公司股价的下跌势头。在此前的48小时内,药明生物的股价已累计下跌超30%,一度临时停牌。

  业内人士戏称,药明生物“自曝”,把自己的股价“作”停了。12月4日一早,药明生物将2023年全年收入增速从预期增长30%下调到增长10%,净利润将同比下降到个位数。

  “行业整体下滑、商业化产品上市进度低于预期、海外工厂运营影响利润,这是药明生物给出的解释。”有参与药明生物电话业绩沟通会的投资人士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医药行业正在迎来投资机构的加仓,药明生物是龙头,此时下调预期,势必会带动CXO行业其他公司的股价下跌。”

  12月5日,“自曝”的药明生物也在“意料之中”带崩了其他CXO企业的股价,在股票市场上,CXO板块集体飘绿。康龙化成、凯莱英等个股大幅下跌。在基金榜单中,跌幅居前的20只被动指数基金均为医药主题基金。

  药明生物为何“自曝”了?此前药明生物及整个CXO行业,业绩下滑或也早有预兆,距离年底不足30天,CXO企业们将如何向投资者“交差”?

中国-苏州-苏州吴中区.jpg

药明生物园区。(图片源自药明生物官网)

  第一天:药明生物“自曝”,投资人先受伤

  根据药明生物的公告,公司的药物开发和生产两大核心业务均呈现下滑态势。由于新项目减少和监管审批延迟,预计公司2023年收入将降低;新增产能导致利用率增速降低,进而导致公司2023年利润下降。调整后,公司2023年全年收入增速将从30%下降到增长10%,净利润增速将同比下降到个位数。

  投资机构对药明生物的这一说法或很难买账。“从药明生物此前公布的财报数据来看,今年下半年药明生物实际新增项目数为45个,新项目的数量并不比往年少。在数次电话、现场沟通中,药明生物也表示公司的订单十分稳定,业绩良好。”

  药明生物此次业绩“变脸”,令投资机构率先“吃了闷棍”。12月4日,刚“自曝”完,药明生物就因股价跌停而于上午10点49分暂停交易。其股价的日内跌幅也被定格在了23.79%之上,市值缩水超400亿港元。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创新、谢治宇等管理的兴全合宜等多位明星基金经理人均重仓持有药明生物股票。另外,全市场基金的医药持仓占比为12.18%,环比提高1.11%。细分板块来看,CXO仓位提高最明显。

  有数据计算,仅12月4日一天,张坤就亏了11.72亿港元,葛兰、谢治宇的亏损均超过2亿港元。

  兴华基金的基金经理黄兵认为,尽管药明生物在过去10年达到行业三到四倍增速,但其未来增速预期性的回落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估值水平。此外,由于受到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部分订单可能流向了其竞争对手,这也造成了对其竞争力的影响。

  第二天:CXO板块持续下跌,药明生物的解释连累其他企业

  12月5日,包括药明生物在内的CXO板块上相关企业的股价下跌仍在持续。

  “根据药明生物的解释,机构预计未来两年,药物开发、生产的项目数增速也会急剧下滑,创新药融资增速或也只有个位数。行业整体增速下降对药明生物的业绩影响预计在3亿美元左右,对国内CXO企业的订单影响或会更大。”上述参与药明生物电话业绩沟通会的投资人士说。

  药明生物的解释或也连累了国内其他CXO企业。有国内CXO企业向记者坦言,12月4日至今,不断有投资人打电话询问公司项目进展及未来订单的情况。

  12月5日,中国商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询问凯莱英、康龙化成。凯莱英表示,公司多肽商业化产能前景较好,业绩预期良好;康龙化成方面表示,公司经营正常有序,且坚定看好全球生物制药行业发展前景。

  记者查询发现,凯莱英、康龙化成三季度的业绩增速均有放缓。药明生物对“受生物技术融资影响,行业增速降至个位数”的判断或并非空穴来风。

  海南博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之东表示,药明生物作为CXO行业的重要头部企业,其业绩下滑将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市场对整个行业的担忧,导致投资者对CXO行业的信心减弱。

  华安证券数据显示,上半年22家CXO公司整体实现营收457.22亿元,同比增长4.24%;归母净利润为111.5亿元,同比下降7.19%。值得关注的是,有业内人士表示,在所有“增收不增利”的企业声明中,药明生物的说法有些站不住脚。

  “药明生物的多数业务都在海外。其在2023年上半年仅拿到了一个国内的新项目,而同期海外项目是16个。”上述参与药明生物电话业绩沟通会的投资人士向记者透露,“药明生物将业绩下滑归因于行业整体增速下降有些偏颇了,其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或与海外竞争对手的‘抢单’有关。”

  在今年6月举办的投资者开放日上,药明生物CEO陈智胜表示,上半年公司新签25个项目,其中中国项目占比不足两成。值得关注的是,在药明生物今年一季度财报中,海外市场订单数量也有减少。药明生物此前公开表示,公司部分项目也是韩国CXO企业三星生物以20%、30%的低价想抢的项目。

  第三天:药明生物回购股票 资本市场仍在观望

  12月6日,“坐不住”的药明生物回购了自家股票,并公告称,公司股价目前的交易价格并未反映其内在价值或公司的实际业务前景,而购回股票也反映本公司对其自身业务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对于药明生物大手笔回购股票的行为,资本市场仍持观望态度。截至12月6日13点30分,药明生物股价回升超过4%,市值达1248.87亿港元。

  “药明生物股价下跌是个体行为,但其是行业龙头企业,业内认为其动作有指向性影响。”有机构分析师坦言,药明生物此次的举动已经对整个行业造成了影响,部分机构也下调了CXO仓位,目前多持观望态度。

  中国商报记者向药明生物询问除了在资本市场回购股票,是否还有其他挽救业绩的措施,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有参与药明生物业绩调整沟通会的投资人对记者表示,药明生物在会上称,项目的收入大多在后半段时间体现。如果一个项目总价为800万美元,通常前6个月只会贡献大约100万美元,即大约10%—20%。由于公司今年上半年签订的项目数减少,下半年的收入也因此锐减了大约90%。尽管2023年可能是盈利增速和毛利率最具挑战性的一年,公司仍预期2024年将迎来双位数增长。到2025年,公司希望收入和净利润都能恢复到30%的增长率。即使今年的部分业绩指引没有达到预期,公司也希望投资者能对药明生物保持信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下一篇

流感药品需求增加 上市公司加班加点保供稳价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