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势涨价超茅台!郎酒会毁了自己吗
中国商界网 贾敏 2022-05-05

  日前,郎酒旗下销售公司发布了价格上涨的通知,53度500ml青花郎计划内出厂价上调100元至1009元/瓶,超越了飞天茅台969元/瓶的出厂价,成为行业内首个站上千元出厂价的大单品。

  值得注意的是,在青花郎出厂价上调的背后,恰恰却是国内白酒市场的销售淡季,再加上受到疫情影响,白酒的消费场景和消费热情均受到了限制,“酱酒老大”茅台甚至都选择了一定程度的降价。

  那么,作为“酱酒老二”的青花郎为何会逆势涨价?青花郎涨价背后,郎酒究竟意欲何为?

  此番涨价,又将胜算几何呢?

  意欲何为?

  知趣咨询总经理、知名酒类分析师蔡学飞在接受中《中国商界》记者采访时表示,郎酒此番价格逆势起飞“看似出乎意料,实则在情理之中”。

  其主要原因在于践行公司的高端化战略,进一步布局其核心价格带(千元以上)。

  “我认为,这首先和郎酒发展战略的变化息息相关。”蔡学飞分析称,近年来,中国酒行业的发展形势已经在悄然间发生了巨大变迁。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发展及公众消费习惯的改变(公众健康意识日渐增强,饮酒量及饮酒频次也在逐渐下降,从而也减少了对饮酒量的需求),中国的白酒行业从以往的增量市场逐渐步入到了存量市场。在没有增量,“蛋糕”做不大的情况下,唯有提升价格,才能实现企业盈利的目标。

  此外,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和理念的变化,“喝的少点儿、喝的好点儿”成为了广大饮酒者的共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次高端及高端市场开始不断扩容,并且成为了知名白酒品牌们竞争最为激烈的核心价格带。

  “基于此,郎酒的发展战略也随之发生调整,整体走向高端化,而涨价正是这一战略的直接体现。”蔡学飞表示。换言之,郎酒当下正在积极完成产品结构的升级,从而牢牢占稳次高端及高端市场,力求实现企业在当下的可持续发展。

  而事实上,嗅觉敏锐的郎酒早就在过去几年中多番提升其价格。像是在2019年,郎酒就曾宣布青花郎未来的目标零售价为1500元/瓶,并将在三年内分6次提价来达成。同年6月,将青花郎的出厂价上调79元至859元/瓶,12月再上调50元至909元/瓶。2020年9月,青花郎零售价调整为1499元/瓶,正式向茅台看齐。

  而在白酒行业知名专家肖竹青看来,此次涨价还有另外一番用意。

  他告诉《中国商界》记者,涨价可以助力郎酒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更加明晰的心智定位。

  在他看来,郎酒在“酱酒圈”中所处的位置多少有些“尴尬”。

  在酱香品牌中,“酱香老大”茅台可以说是妥妥的社交刚需,定位可谓十分清晰。而排名在郎酒之后的酱酒品牌,如习酒、国台、金沙等价格则较为便宜,性价比高。这就造成了“被挤在中间、不上不下”的郎酒没有清晰的消费者画像,其尴尬之处就在于,消费者并不明确地知晓到底应该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什么场景下饮用郎酒作为标配。

  因此,此次提价或许也是该集团希望和习酒、国台、金沙等酱香酒进一步拉开距离,从而形成更为明晰的心智资源定位。

  成败几何?

  那么,此次逆势涨价是否会成功,郎酒的市场前景又是如何呢?

  肖竹青对郎酒的市场前景颇为看好。

  原因在于,一方面,郎酒属于国内酱香型酒品牌之中颇具前瞻性,转型速度较快的酒品,是国内较早一批开展品鉴式体验以及互动交流的名酒品牌,因而在公众心目中有一定的价值认同感,口碑较好。另一方面,该品牌还有较为良好的社会库存,两者叠加,因此市场前景看好。

  蔡学飞则认为,在茅台酒的带领下,高端酒类消费市场还将持续向好发展。郎酒由于拥有名酒基因,同时也携带着鲜明的产区品质概念,还有强势的品牌加持,因此在高端市场上,郎酒也将会拥有较强的竞争力。

  不过,对于此次涨价是否会成功,业界也有不同的观点,甚至是质疑的声音。

  有专家就认为,因为青花郎上涨的是出厂价,市场零售指导价不变,这就等于青花郎实现了产品升值,所以并不会对消费端产生负面影响,反而可能会刺激到一部分用户购买。从 这个角度看,青花郎涨价对郎酒似乎是百利而无一害。

  不过,一旦市场消费者不认可和接受青花郎,那么面临巨大库存压力的经销商们就可能会大量低价抛货从而让部分资金回笼,最终反而会破坏掉郎酒的高端品牌调性。

  所以,青花郎风光涨价的背后,郎酒或许并不算轻松。

  不容置疑的是,在酱酒逐渐降温的背景下,酱酒品类竞争势必将更加激烈和白热化。前有茅台傲视群雄、遥遥领先,后有习酒、国台、金沙等一众酱酒品牌“紧追不舍”,正处于品牌提升关键期的郎酒,提高青花郎出厂价后的效果如何,又能否助其成功上市,一切都有待市场的检验。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下一篇

“云端”广交会 成果真不少
2022-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