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起下调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 有何影响?
中国商报网 马文博 2024-08-21

  8月1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已于日前发布的《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自2024年9月1日起,新备案的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5%。

  记者了解到,去年6月,寿险公司就调整过新开发产品的定价利率,由3.5%降至3%,当时引发一波增额终身寿险销售热。去年8月,普通型人身险预定利率上限从3.5%下调至3%,分红型产品和万能险产品的保证利率上限则分别下调至2.5%和2%。

  时隔一年,预定利率再次下调。专家认为,政策短期将影响保险公司产品销售情况,但从长期来看,此次新政有利于降低保险公司的利差损风险,确保其长期稳健经营。

宣传员向群众宣讲保险政策。(资料图片由CNSPHOTO提供)

  根据通知,自2024年9月1日起,新备案的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5%,相关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按2.5%执行;预定利率超过上限的普通型保险产品停止销售。

  自2024年10月1日起,新备案的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0%,相关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按2.0%执行;预定利率超过上限的分红型保险产品停止销售。新备案的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上限为1.5%,相关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按1.5%执行;最低保证利率超过上限的万能型保险产品停止销售。

  随着保险产品利率降低最终期限的临近,保险经纪人、保险代理人加大力度在朋友圈中推广本公司产品。“3%真的很珍贵,且买且珍惜”“还有半个月时间,现在是大家存钱的好时候”“千万别错过啊”……一位保险代理人对记者表示,自己想趁着8月产品利率调整前多出几单,9月初就进入休息期。

  金融科技研究员韩璐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今年8月,保险代理人、保险公司凭借利率上限下调通知,全力推荐售卖预定利率为3.0%的储蓄型保险产品,保险代理人已提前将原本安排后续售卖的佣金落袋为安。随着利率正式下调,从9月开始保险代理人可能会面临一定的销售压力,因为新的通知可能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政策实施后,保险代理人需要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新的产品信息,以便能够向消费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同时,通知提出,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参考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5年定期存款基准利率、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等长期利率,确定预定利率基准值,由保险业协会发布。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应当报金融监管总局。达到触发条件后,各公司按照市场化原则,及时调整产品定价。

  财经评论员张雪峰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引入动态调整机制使保险产品定价更加灵活,能够及时反映市场利率变化。这意味着,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可以适时调整,从而保持保险市场的竞争力和适应性。

  光大证券研报称,动态调整机制不仅有助于保险公司在利率下行周期中及时调整负债成本进而有效应对利差损风险,亦有助于保险公司在利率进入上行通道时能够通过提高预定利率来提升保险产品市场竞争力。

  韩璐表示,利率下调有助于保险行业缓解其所面临的利差和费差压力,保证国内保险行业的稳定,有助于保险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对于一些服务差、保单现金价值低的企业,利率下调易影响其市场竞争力,导致实际资本下降、偿付能力充足率水平下降,最终导致现金流短期承压。

  张雪峰认为,政策可能会对保险公司短期内的产品销售和盈利能力带来一定压力,但从长期来看,有助于提升行业整体的稳健性和风险抵御能力。

  除此之外,记者了解到,从9月开始保险公司将上调重疾险、寿险等保险产品价格。前述保险代理人建议,原本就有意愿的金融消费者应趁早购买重疾险、医疗险,做好风险管理,其他理财类产品丰俭由人。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下一篇

央行持续提示长债风险 债市供需格局将趋于均衡
2024-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