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经营多年的财经大V“栽了”!
近日,上海市浦东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拥有400万粉丝的财经“大V”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10个月,并处罚金258万元。其所涉罪名包括非法经营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虚假广告罪。据悉,徐某到案后能如实供述自己的全部罪行,自愿认罪认罚,依法从轻从宽处罚。
这位大V拥有400多万的粉丝,还有一句很响亮的口号“山高我为峰,我是徐晓峰”。曾几何时,不少网友都是他的“忠实拥趸”,在他的社交媒体账号下,“还发基金吗?我想买”、“峰哥是我股市里第一个老师”、“永远支持徐老师”这样的评论不在少数。
他就是曾经的上海览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晓峰。
大V如何“割韭菜”?三罪并罚
在微博上,徐晓峰是拥有420万粉丝,连续三年被被评为年度十大影响力财经大V。
据此前多家媒体报道,22岁时,徐晓峰进入了股市。因为坚决看空A股,其被取了绰号“空仓贱”。
5月25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下称浦东法院)发文:
2019年,陈某(另案处理)等人在未获得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未取得期货期权经营资质的情况下,开设了某非法期货交易平台。为宣传推广,陈某找到了徐某——在某平台拥有400余万粉丝的财经“大V”。两人合谋后,约定由徐某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该软件引流,并收取佣金。
之后徐某便在平台上以发文、直播等形式进行推广,吸引粉丝通过上述非法平台进行期货投资交易。经审计,徐某涉及12个代理账户,涉案金额1600余万元,其本人合计收到250万余元。
此外,徐某多次发布广告链接,在被他人告知是诈骗信息后,仍继续发布,导致多名用户被骗,自己从中获利39万余元。徐某还发布广告,推荐粉丝添加未经核实的微信账号,并虚构其为自己朋友,对其荐股能力进行虚假宣传,非法获利19万余元。
浦东法院经审理后,对本案作出一审判决,以非法经营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虚假广告罪三罪并罚,判处徐某有期徒刑4年10个月,并处罚金258万元。目前判决已生效。
浦东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人徐某违反国家规定,在未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的情况下,非法经营期货业务,扰乱市场秩序,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已构成非法经营罪;徐某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提供广告推广,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徐某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其行为构成虚假广告罪,故法院予以三罪并罚。
徐某在非法经营犯罪中,不是非法期货交易平台的设立经营者,而是主要为平台引流投资者,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系从犯,依法减轻处罚。徐某到案后能如实供述自己的全部罪行,自愿认罪认罚,依法从轻从宽处罚。
综上,法院根据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及危害后果,作出上述判决,并对违法所得予以追缴或责令退赔,对扣押在案的作案工具予以没收。
曾被证监会点名
从2011年加入微博以来,徐晓峰发布微博共计5万余条,其发布微博的频率极高,有时甚至一天内发布几十条微博。这些微博内容紧跟市场实时情况,辅之以徐晓峰恣意的评价,徐晓峰以此在粉丝面前将自己包装为心直口快的财经博主形象,而面对粉丝的质疑声,徐晓峰则是通过与其展开骂战与拉黑的方式进行管理。
成为“网红”之后,2018年开始,徐晓峰就已经开始通过售卖V+会员等方式收割“韭菜”。
2019年以后,他开始采用代理违规期权分仓软件、发布诈骗链接广告等方式牟利。
但因为徐晓峰对于广告内容,不核实其真实性。2019年3月,徐某接了条股票咨询交流的广告,不久就有粉丝陆续向徐某和平台反映该链接为诈骗链接,徐某还因此被禁言了一段时间。
据《检察日报》披露,2019年,陈某、李某(均另案处理)等人与他人签订代理合同,代理期权分仓软件,在未获得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未取得期货、期权经营资质的情况下,从事非法经营期权的活动。为了将此分仓软件宣传出去,陈某找到了朋友大V徐晓峰。两人签订合作协议约定,徐帮助陈某代理该分仓软件,利用徐的影响力引流粉丝至该分仓软件上进行投资,徐晓峰每单收取佣金20元左右。
此后,徐晓峰便在平台上发文进行宣传推广,以无资金限额、无交易限制等为诱饵将粉丝引流至该软件。眼看产品效益不错,徐晓峰还让自己团队的员工在直播间推广此产品,并通过自己的客服人员招揽客户进行投资,参与期权买卖业务,从中赚取佣金。
2022年7月1日,证监会官网发文《财经大V诱导交易被三罪公诉》,向投资者警示了相关的风险。
文章称,近日,上海某坐拥400万微博粉丝的财经大V徐某,因涉嫌在微博、直播间发布虚假投资平台广告信息、忽悠投资者在黑平台交易50ETF期权,被上海市浦东新区检察院以涉嫌非法经营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虚假广告罪提起公诉。并指出徐晓峰等人私自搭建黑平台,以“几千元即可开户做期权”“多空双向交易”“高杠杆、高盈利”等诱惑性词汇的广告信息,忽悠粉丝添加助理的QQ号或微信号,并下载“上证ETF期权APP”开户交易期权,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累计诱导350余名投资者入金,涉案金额超3000万元。
据《检察日报》,徐晓峰还发布多则导流广告,每条收取2万元至3万元费用,后来涨到5万元。而其中不乏含有诈骗链接的广告,但徐晓峰并未对广告内容加以核实,而是在收钱以后一键转发中介编辑好的文案。当诈骗链接被粉丝识别以后,徐晓峰也只是在广告后添加了“不要做股票以外的投资”“不要与其他银行账户发生资金往来”等提醒,并继续多次发布该广告,从中非法获利39万元。与此同时,徐晓峰还通过发布虚假广告非法获利19万元。
尽管在网络上“出名”,但徐晓峰的专业能力却“存疑”,徐晓峰作为海览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其发行过的览领上海徐晓峰基金因管理不善被提前终止运作。据中基协2022年9月23日公告,上海览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管理人登记也已遭注销。
中基协公告显示,上海览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19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存在异常经营情形,且未能在书面通知发出后的3个月内提交符合规定的专项法律意见书。注销登记名单显示,上海览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通知发送日期为2022年1月9日。
如今,徐晓峰已经面临法律的制裁,但广大投资者仍需要擦亮眼睛,不要轻易相信一些大V那种“轻松带你赚钱,一年翻倍”的虚假宣传。
综合自 | 每日经济新闻、界面新闻、红星新闻、华夏时报、检察日报等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