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第六届新能源汽车创新材料大会在合肥·巢湖盛大举行,此次大会由DT新材料主办,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大会聚焦“寻找材料新伙伴”主题,汇集了百余家新能源汽车材料产业链企业和科研院所共200余人代表。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背景下,大会精心策划了多个主题共19场专题报告,其中,创新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创新应用与挑战成为热议话题。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新材料技术作为推动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对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电池的创新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安全性、续航能力和使用寿命要求的不断提高,电池技术的突破成为了行业关注的重点。为进一步了解新材料技术如何引领新能源汽车电池变革,大会期间,记者采访了江苏斯瑞达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EO、精密涂布功能性复合材料应用专家蔡磊先生,蔡总长期致力于精密涂布功能性复合材料领域,通过精准把握客户需求与市场痛点,构建了体系化研发布局+高附加值材料迭代的研发平台,他带领技术团队进行技术创新助力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保护和电子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推动了行业创新发展。
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其电池技术的突破一直是行业关注的重点。在新能源汽车电池中,绝缘粉末的使用是提升电池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有效减少电池内部的电流泄漏和短路风险,同时帮助维持电池的工作温度在适宜的范围内。然而,传统绝缘粉末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容易脱落的问题,而脱落的绝缘粉末会引发一系列性能和安全问题,这成为了制约新能源汽车电池性能提升的一大瓶颈。作为知名头部新能汽车制造企业发现这些绝缘粉末的脱落带来的发展弊端,开始寻求解决方案,蔡总技术团队成为了他们首选。
面对这一行业难题,在与该车企合作初期,他通过对新材料市场深入研究,精准理解客户需求,在其带领下,蔡总技术团队率先研发出了一款精密涂布功能性复合材料——热固型耐高温绝缘膜。通过精准的涂布操作,将聚酰亚胺与自主研发的高性能胶水组合而成的这款高分子聚合物新材料,不仅解决了传统绝缘粉末脱落的问题,还显著提升了电池的可靠性与耐用性,有效延长了电池寿命,提升了产品竞争力同时降低了因过热引发的事故风险,进一步保证了使用者的财产以及人身安全。
据合作新能源车企相关负责人介绍,蔡总团队创新的热固型耐高温绝缘膜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多款新能源汽车电池中进行量产,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使用该技术的电池在寿命、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均优于传统电池,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有助力公司获得了众多新能源头部企业的长期稳定合作。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
除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巨大突破,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结合公司强大科研优势和拥有7条全球领先的高性能复合膜生产线的硬件设备,通过大量市场调研,蔡总发现新材料技术创新在消费电子领域具有非常大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消费电子领域——无线充电技术,该技术普及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然而,传统无线充电设备存在的充电效率低、发热量大、安全性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还可能对产品的安全性造成潜在威胁。
针对这些行业挑战,在助力国际头部跨国科技公司无线电技术定制解决方案过程中,蔡总通过升级独有的磁性屏蔽片技术,共同研发出了总厚度仅为10微米的超薄耐高温绝缘无线充电模组专用超薄保护材料。这一创新材料不仅厚度远低于同行的15微米标准,同时在充电模组的颜色方案上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这一突破性的创新,使得无线充电模组在满足超薄、耐高温、绝缘材料需求的同时,还实现了更高的充电效率和更低的发热量。
使用该超薄保护材料的无线充电设备,在保证充电效率的情况下更加轻薄,发热量更低,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新材料的应用还提高了无线充电设备的安全性,降低了因过热或短路等问题引发的安全隐患。蔡总团队这一技术的突破,不仅推动了消费电子无线充电技术的飞跃,也为行业的发展树立了新的典范。因此,他们成功赢得了众多知名头部科技生产公司的长期合作,彰显了他们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也进一步验证了其技术创新与产品实力的卓越性。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新材料技术创新作为推动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正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大会圆满闭幕,我们期待更多创新人才加入新材料领域创新,共同推动新材料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和推广,为更多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社会的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王越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