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泉信:搭建农产品桥梁 共筑乡村振兴路
中国商界网 2022-03-11

  《中国商界》:探讨商界发展之路,共同聆听企业家背后的成功故事。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商界企业家会客厅,我是王晨。我们常说,打拼事业不容易,需要敏锐的商业眼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沟通能力,不仅要解决问题,还要在面临挑战的时候用强大的心态迎接变化、拥抱未来。今天,我们请到的嘉宾就是这样一位创业者,20岁的时候经营轻纺生意,26岁有了自己的事业,32岁在一次车祸中失去双眼,但是半年以后就开始新的奋斗旅程。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已经成为今天的热门话题。或大或小,或多或少,只要参与进来,就是在为社会发展做贡献。而今天来到我们会客厅的董泉信先生和他的董仁记正是在做这样的事。董先生在2008年被评为感动柯桥十大新闻人物,2009年被评为绍兴十大自强模范,2012年开通残疾人创业帮扶热线,那我们能不能了解一下您公司目前的一个发展情况呢?

  董泉信:我的公司现在正在那个发展那个东西部合作的这个项目,从现在开发这个项目,那么去年呢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建,初步的今年呢就是要搭建这样的一个发展的这个平台,对接啊四川乐山那边的猪、猪肉。对接到我们浙江供一个浙江的老百姓,因为那边这个四川乐山的猪肉啊品质也比较好,老百姓呢也能带给他们经济上面起到一个增收的作用。把四川乐山的老百姓在深山里的一些好的东西通过这个平台提供供应给我们浙江的老百姓,因为我们浙江老百姓也有这样的一个需求,我去把这个平台把它搭建起来。

  《中国商界》:您在创立董仁记这个品牌的时候,您希望为这个品牌赋予什么样的意义呢?

  董泉信:我呢创建董仁记的时候就是想到以后消费者在看到董仁记这个品牌的过程当中,想让他们知道我们是在助农。第二个让他们传递这种爱心。

  《中国商界》:我看到您成立的是董仁记食品有限公司,那您在一开始的时候在奋斗的过程当中都遇到过哪些困难和挫折呢?

  董泉信:一个残疾人在进行事业当中肯定比一般正常人困难与挫折肯定要多得多。但是主要是也是要看一个人的这个思想理念是最关键的,如何把自己碰到的一些困难如何去突破,是往这个方面去更多地去思考去想一些解决的一些问题,那我想这些问题肯定都能解决的。

  《中国商界》:那我能了解到哈,咱们在遇到这些困难挫折的时候,可能您也是夜不能寐啊,晚上可能也会思考自己所要去面临的一些事情。那在当初您夜不能寐想到的这些事情,现在都得到了解决吗?比如说我们创立了董仁记的品牌,我们现在做的这些农产品的这些输入和输出,您现在在做的这些事情有哪些已经得到了解决呢?

  董泉信:现在呢我公司呢也正在这个组建以这样的一个搭建平台,这样的一个一个团队,把这个团队搭建起来。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个是对接那些四川乐山的那个供应链。

  《中国商界》:四川乐山的供应链,这已经解决了一个供应链的问题。

  董泉信:对,现在还是要解决的就是让我们浙江的一些企业,需要用肉的单位啊把他们对接上来。

  《中国商界》:那我能了解一下咱们公司的这种企业文化,包括您所带来的一种精神动力吗?

  董泉信:因为我知道我作为一个残疾人,做一些企业,必须要有一些啊坚强的一个心理,残疾人创业比正常人创业要困难得多,要困难很多,面临的挫折肯定是很多的。但是因为我觉得我们不坚持,不努力,肯定机会肯定对我们来说更加重要。我们不坚持去面对,不坚强的话,肯定是没有机会。因为我知道我们没有退路,没有退路,因为残疾人创业的机会比较少,一般的社会还是对我们残疾人,这也是实际存在的一些啊看法。我也是残疾人,现在我所做的一切也想传递给社会一种信号,就是说表达我们残疾人也能做事业的,希望社会能给我们残疾人多一点机会。第二个信号我也是给我们残疾人也提个醒,只要我们自己努力,我们一样也能成功。

  《中国商界》:那您在帮助销售各种四川峨边优质农产品,丰富浙江百姓的菜篮子,这个本身也是在开启一个新的致富之路,对吧?

  董泉信:是的。

  《中国商界》:那既然现在公司已经取得了这样的成就,我能先了解一下当时是什么样的一个契机让您跟四川有这样的一个连接呢?

  董泉信:一个呢通过那个我们柯桥区发改局的牵线之下,对接上了乐山峨边的跟农民对接上了一个猪肉的这个销售。去年我也去那个乐山峨边去勘察了两次,看到农民全是没有多大的收入。他们的一般,猪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因为一般的农副产品都不太值钱,所以说把他这些粮食啊农副产品啊通过喂猪增加一些收入。所以说从这个角度层面可能我了解以后呢,就想着帮助农民把这些猪肉卖到啊供应到浙江。

  《中国商界》:那在这个过程当中有没有发生一些比较印象深刻的故事呢?

  董泉信:谈到这一点啊,也是去年我们浙江电台采访的时候,大家采访了一个农民。他说我们绍兴到你那里来这个猪的话,你们感觉怎么样?他说很好,挺不错的啊,我们希望他多来我们这里,把我们采购多销掉一些猪啊。我听了以后有两个启发,一个是确认当天,那老百姓真正地需要我们多帮助他们多多做些销量,他们也是一个内心的一个心声。第二个,那么我也想传递给我们那个四川的农民伯伯哈,也希望你们通过我的帮扶,让你们走出大山,真正地跟市场连接,跟市场接轨。让你们的经济持续地能够真正地得到发展。

  《中国商界》:用仁义之心助农销售,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参与到助农扶农的工作当中。那您作为前辈能否分享一些经验呢?

  董泉信:我呢第一大家都知道创业也好,做什么事情都要多学习,这是一个必然的。我虽然做企业,那更多地需要一些信息面,像我这个眼睛不方便的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种信息面。因为我看不到出去的比较少了解的比较少,那么我呢是通过这个学习来了解现在市场的一个需求,跟现在一些国家的一些政策。因为我们做企业要了解一些政府的一些政策,多为社会承担一点责任,多为国家分担一点社会责任。

  《中国商界》:那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也了解到啊,您一开始的时候是做跟轻纺相关的这样一个行业,到后来呢也成立了这个酒业经销的一个公司,再到今天您成立了董仁记,那走了这一路的过程当中,您最大的一个收获是什么呢?

  董泉信:我一路走来哈,我跟大家更多的这样是一个经历。风风雨雨、坎坎坷坷,都一路过来,我经历的比平常人要多得多。所以说我今天的收获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中国商界》:那董先生我想问一下,在管理团队的过程当中,您用的是哪一种方式去让自己的团队能更好地发展呢?

  董泉信:因为一个残疾人相对来说,在管理团队方面确实是又一个比较难的一个大的问题。我首先考虑的是员工,帮助他们成就,也就是说我自己的成就。所以说我们的员工都是自发自立的,都是主动去承担的。也是从他们从我的身上也是让看到了他们一些自我,也让他们找到一些自我。

  《中国商界》:也鼓励他们去实现自我。

  董泉信:对。

  《中国商界》:那您在创立董仁记的过程当中,您也想要利用这种互联网的模式去开拓市场,对吗?您能聊一聊关于您对于互联网思维的一种展望吗?

  董泉信:我作为一个也是60后吧,60后的尾巴,都一般都在用传统的一种思维模式,传统的销售模式在做市场。现在要发展,必须要跟市场接轨,跟趋势跟走向需要去结合。然后呢让我们多点创新、多点努力,我相信会走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路。

  《中国商界》:我看到您说利用互联网思维,然后也有一些这个目前的困境啊,就是可能没有那么多的人来关注到这些。那在目前您认为公司在哪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希望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补足一下呢?

  董泉信:我这个平台呢现在也是希望社会各界一些企业更多地一起参与我们这个项目,这个东西部结合的这样一个平台。也希望我们的政府更多地关注我们这个平台的发展。

  《中国商界》:就是您希望有更多的企业家能够参与到您的这个平台,有更多的商品可以入驻,对吗?

  董泉信:对。

  《中国商界》:然后也希望有更多的需求方能够找到您,我们可以这样供给来平衡一下。

  董泉信:对,能够真正地帮助到同样的需求,让我们能够帮助到我们四川的老百姓增收,这是我的最大心愿。

  《中国商界》:能够感受到您为了您的这个心愿也做出了很多努力,包括去联系当地的这些居民,然后我刚才也了解到啊,他们可能卖给您的这个猪肉价格可能要比其他的市场价要高一些。

  董泉信:是的。

  《中国商界》:那当时这种情况下对于您的一个感受是?

  董泉信:我的感受就是啊我们的农民必须要改变思想观念,必须要跟市场接轨。不光是通过几头猪来增加收入,而是我们通过更多的出栏量来增加收入。

  《中国商界》:那在展望未来的过程当中,董仁记有哪些发展规划呢?您能不能跟大家简单地描述一下您未来的一个发展规划?

  董泉信:第一我要有仁爱之心,更多地帮助四川老百姓,把四川的乐山的猪肉通过董仁记这个平台供应到浙江。第二个,那么我用仁义之心,把董仁记这个品牌,把这个猪肉的这个产品把好关,做好深加工产品。能够更多地能够长期地把这个产品做得更好,销得更多。

  《中国商界》:那在帮助老百姓方便地购买到优质农产品的同时,进一步帮助四川峨边农户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那我们也共同祝愿董仁记在今后能够更大程度地帮助农户销售优质产品,让更多人享受到美味。当然了,我们在董先生身上也看到了一种精神。在自主创业的过程中,积极应对市场竞争,为社会创造财富,又始终没有忘记回报社会,值得我们学习。那非常感谢董先生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下一篇

封面人物 | 史建霞:润物无声 把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2022-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