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立项脑机接口 啥时候能用上?
中国商报网 马嘉 2025-03-14

  3月12日,国家医保局公布《神经系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以下简称立项指南),将三项涉及脑机接口项目的新技术单独立项,并表示立项指南确认后,脑机接口医疗收费将有规可依。资本市场“闻风而动”,截至3月12日收盘,脑机接口板块上涨超2%,其中创新医疗涨停,翔宇医疗、爱朋医疗等均有涨幅。

  多数业内人士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目前,脑机接口技术仍处于研究阶段,大规模应用还需降低成本、收集更多临床应用案例。

  医保局立项“定价铺路”

  资料显示,脑机接口(BCI)是一种连接大脑与外部设备的技术,允许大脑控制/接受外部设备信息,可分为侵入式、非侵入式和半侵入式。侵入式脑机接口需要通过开颅,将设备植入大脑中,令大脑获取的信号更精准;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是在人体头皮表面放置设备,成本更低、风险更小;半侵入式脑机接口则需要将设备植入人体头皮下,贴合硬脑膜但不需要直接穿透大脑皮层,来进行信号采集。

  立项指南中划分了侵入式脑机接口置入费、侵入式脑机接口取出费以及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适配费,并列出了价格构成和计价说明。国家医保局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的推文中称,脑机接口技术一旦成熟,快速进入临床应用的收费路径已铺好。

国家医保局将三项涉及脑机接口项目的新技术单独立项。(图片截自国家医保局官网)

  目前,脑机接口技术临床应用的案例数量不多。2024年11月,脑机接口产品NEO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顺利完成全国第三例、上海第一例临床试验植入手术。在业内,脑机接口在治疗渐冻症、抑郁、癫痫、阿尔茨海默病等脑部疾病上被寄予厚望。

  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洪波曾公开表示,其团队计划在未来两年内进行大规模临床试验,完成几十例或上百例受试患者的植入手术。

  大规模应用还有难题

  有知情人士透露,在脑机接口技术中,设备单价超百万元还是太贵。即使是成本较低的非侵入式技术,患者的适配费用也要有数万元,医保是否能覆盖如此高价格的项目仍有不确定性。如果企业被要求将产品价格降至千元以内,研发热情或会受到影响。综合各方面因素看,多数患者在短期内享受到脑机接口产品的条件仍有限。

  除了价格之外,脑机接口技术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保证安全性。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脑机接口创新发展与应用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院院长赵继宗表示,业内还需要通过更多的研究来探索脑神经信号的生成和传递过程,从而更精确地解析大脑工作原理。比如,在大脑中植入电极如何保证长期安全,采集高精度的脑信号,同时也要降低人脑排异反应。

  天津大学副校长明东也提出,脑机接口的侵入式技术还存在安全问题,包括植入设备的长期生物相容性、手术风险以及术后可能的免疫反应,更无法实现全脑监测。非侵入式技术受颅骨信号衰减影响,信噪比低、空间分辨率不足,高精度解码难度大。

  东吴证券分析师王紫敬认为,我国脑机企业目前大多选择非侵入式采集技术路线,侵入式脑机设备目前都处在临床性研究和动物实验阶段。

  资本市场“闻风而动”

  数据显示,3月以来,脑机接口板块七只概念股获得杠杆资金加仓,岩山科技、汉威科技、国脉科技融资净买入居前,净买入数额分别为4.8亿元、1.62亿元、0.76亿元。

  国家医保局公布立项指南后,多家上市企业得到资本市场较高关注。

  中信证券直接在研报中给出了关于脑机接口的投资主线,并建议关注有望推出消费级脑机产品的公司以及有望受益于脑机产品落地的应用端公司。甬兴证券、东吴证券在研报中均提到了诚益通、三博脑科等企业。

  爱朋医疗3月13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重视脑机接口技术在产品端应用的转化,以及基础技术平台和专业团队的搭建。未来将依托脑机接口、柔性传感、智能算法等技术,从事神经系统疾病诊断、认知训练、睡眠监测等领域脑疾病数字化诊疗产品及平台研发。

  3月12日,创新医疗的股价涨停,记者以投资者身份多次尝试咨询创新医疗,对方仅表示,脑机接口技术的商业应用前景肯定很大,公司对股价表现不做回应。

  诚益通称,公司的脑机接口产品还处在筹备注册阶段;三博脑科也表示,公司的脑机接口产品还没有大规模应用。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下一篇

体重管理年来了!健康革命掀起全民热潮
202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