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茶饮行业或将迎来“第四股”。近日,据香港联交所官网信息,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蜜雪冰城”)已更新聆讯后资料集,这也意味着蜜雪冰城挂牌在即。
继奈雪的茶、茶百道、古茗之后,蜜雪冰城有望接力成为新茶饮行业的“第四股”。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蜜雪冰城拥有超4.6万家门店的网络优势,但加盟模式对其而言也像一把“双刃剑”,蕴含着潜在的经营风险与挑战。
蜜雪冰城北京一门店外立面。
门店数达4.6万家
蜜雪冰城招股书显示,该公司是一家现制饮品企业,聚焦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单价约6元的现制果饮、茶饮、冰淇淋和咖啡等产品。公司旗下有现制茶饮品牌“蜜雪冰城”和现磨咖啡品牌“幸运咖”。
招股书显示,2024年,蜜雪冰城门店网络实现出杯量约90亿杯,同比增长约21.9%;终端零售额约583亿元,同比增长约21.7%。截至2024年9月30日,蜜雪冰城门店网络已覆盖中国,以及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等海外11个国家。
在业绩方面,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蜜雪冰城门店终端零售额分别为228亿元、307亿元、478亿元及583亿元,饮品出杯量分别为36亿杯、47亿杯、74亿杯及90亿杯。2024年前9个月,蜜雪冰城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187亿元、35亿元,同比增长21.2%和42.3%。
根据灼识咨询的报告,按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门店数计,蜜雪冰城是中国及全球最大的现制饮品企业;按照2023年的饮品出杯量计,蜜雪冰城是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的现制饮品企业;按照2023年的终端零售额计,蜜雪冰城是中国第一、全球第四的现制饮品企业,在中国及全球的市场份额分别约为11.3%及2.2%。
加盟商留存率走低
虽然表面上是一家现制茶饮公司,但蜜雪冰城实际上的主要收入来源却是供应链与加盟商。
招股书数据显示,蜜雪冰城超99%为加盟门店,于业绩记录期内,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根据加盟模式向加盟商出售门店物料(包括食材及包材)和设备,2024年前三季度向加盟商销售商品和设备收入为总营收贡献97%。
在毛利率方面,2021年、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前9个月,蜜雪冰城的毛利率分别为31.4%、28.9%、30.3%及32.9%。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4年9月30日,蜜雪冰城拥有超过19000个加盟商,2021年、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前9个月,蜜雪冰城在中国内地及中国内地以外的加盟商留存率分别为97.2%、97.8%、96.4%及96.9%。
在业内人士看来,蜜雪冰城的招股数据可见,这并不是一家“缺钱”的公司。虽然蜜雪冰城在门店网络上拥有巨大优势,但由于新茶饮行业赛道竞争者众多,加盟商的流失与消费者忠诚度不高,成为摆在蜜雪冰城面前的一道难题。
此外,蜜雪冰城现有的门店密度已趋于饱和,如何寻求新的增长空间也是棘手问题。业内人士分析,与众多新茶饮品牌一样,“出海”找市场成为蜜雪冰城的不二选择。据第三方投资机构测算蜜雪冰城的规模上限,极海品牌监测平台推算,其最终门店规模将在3.13万—3.76万家之间;东北证券认为在4.2万家门店规模较为合适。
能否打破“破发魔咒”
如果此次成功叩开港交所的大门,蜜雪冰城募资将用在哪些方面?招股书显示,蜜雪冰城此次香港联交所募资将主要用于提升供应链广度及深度,包括在中国进行产能扩张、维持并提升物流系统的灵活度和效率以及搭建国际供应链平台支持海外业务扩张。
据了解,由于新茶饮赛道上市成功的几只股票曾一度出现“开盘即破发”“股价低迷”等现象,不少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对于蜜雪冰城仍持观望态度。
例如,2021年上市的奈雪的茶,发行价为19.8港元,首日开盘价18.86港元,单日跌去13.54%,如今的股价在1—2港元区间波动;2024年4月挂牌的茶百道发行价为17.5港元,首日收盘就录得近27%跌幅,次日再收跌近一成,两日总市值蒸发近四成,最新股价在9港元附近徘徊。
此次蜜雪冰城的上市能否打破这一“破发魔咒”,也是业内人士十分关心的话题。
分析人士认为,蜜雪冰城虽在行业内表现突出,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首先是食品安全压力,随着规模不断扩张,品控难度加大;其次是门店饱和风险,低线城市的发展空间有限,中国现制茶饮行业竞争者众多,产品门槛较低,缺乏一定的品牌护城河;最后是海外拓展的不确定性,蜜雪冰城虽已走出国门,但在海外市场需应对文化差异与供应链本地化等难题。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