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国民记忆三十余年的“娃哈哈”品牌可能面临重大转折。企查查显示,今年2月以来,宗馥莉任总裁兼董事的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申请注册多枚“娃小宗”“娃小哈”“宗小哈”商标。业内人士认为,这或是宗馥莉主导的品牌转型的重要步伐。
“娃小宗”浮出水面
9月,一份《关于开展2026销售年度经销商沟通工作的通知》在网络上流传。通知显示,为维护品牌使用的合规性,娃哈哈集团决定从2026年新的销售年度起,更换使用新品牌“娃小宗”。
△网传图片。
企查查App显示,今年2月以来,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申请注册多枚“娃小宗”“娃小哈”“宗小哈”商标。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公示信息表明,宏胜饮料集团共计申请了46个“娃小宗”系列商标,覆盖了商标注册的45个全部类目。这种全类别注册策略,显示出品牌布局的系统性和长远规划。
目前,“娃小哈”商标状态在注册申请中,“娃小宗”“宗小哈”商标则处于初审公告状态。
此外,与饮料行业相关的第29、第30、第32类商标,均曾在今年6月和8月被提起“商标异议申请”。除了宏胜饮料集团外,另有5家公司也在申请名称为“娃小宗”的相关商标,但这些公司的申请时间均在宏胜首次申请之后。
娃哈哈商标使用陷入僵局
通知提及,“复杂的历史相关问题”是推动品牌更换的主要原因。杭州娃哈哈宏辉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在通知中表示,在现行股权架构下,“‘娃哈哈’商标的使用,须获得娃哈哈集团全体股东的一致同意,否则任何一方均无权使用。”
娃哈哈集团当前的股权架构形成了一种制衡: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6%、宗馥莉个人持股29.4%、职工持股会持股24.6%。这种设计使得“娃哈哈”商标转让需全体股东同意,而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拥有实质否决权。
2025年1月,娃哈哈集团申请将387件娃哈哈商标转让至宗馥莉控制的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但有媒体报道,这一商标转让事宜已暂停。接近娃哈哈的人士透露,宗馥莉为“娃小宗”定下的年销售目标是300亿元,这几乎相当于娃哈哈品牌一年实际销售规模的八成。
战略谋划与挑战
品牌更换的消息传出后,消费者和经销商反应不一。许多网友表示“接受不了”,还有人质疑“娃小宗会有人买账吗?”一位和娃哈哈合作多年的经销商透露,今年经销的娃哈哈销量,相比去年娃哈哈业绩高峰时有所下滑,“今年销量是去年同期的80%。”
面对渠道可能产生的震荡,通知要求销售人员“耐心倾听经销商的反馈和顾虑,并充分尊重经销商的最终决定,”这暗示公司已经预见到可能遇到的阻力。根据通知,公司将持续与相关股东就“娃哈哈”商标使用事宜保持积极沟通,争取最大程度寻求解决方案,维护品牌价值的延续。
从“娃哈哈”到“娃小宗”,背后或是宗馥莉在进行品牌战略调整。近期,多家娃哈哈相关公司更名为“宏胜系”的消息不断传出。企查查信息显示,山西娃哈哈昌盛饮料有限公司名称变更为山西宏胜饮料有限公司,虎林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更名为虎林市宏胜饮料有限公司。这些变更被视为宗馥莉正在进行的系统性变革的一部分。
在8月底接受媒体采访时,宗馥莉对经营理念做出了阐述:“无论外界如何喧嚣,企业要走远靠的是脚踏实地,而不是情绪起伏,对我来说唯一的方式就是稳扎稳打,不被外界的声音左右。”对于娃哈哈与宏胜系的关系,宗馥莉表示,把宏胜和娃哈哈对立起来看是一种误解。“娃哈哈和宏胜,本身就是同一个产业生态里的两个重要支点。两者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互为补充、互相赋能。”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