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上海工厂,突然改卖“沪小娃”
中国商报网 2025-09-30

  近日,娃哈哈上海工厂(上海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推出“沪小娃”品牌桶装水。据了解,该产品与此前生产的娃哈哈桶装水一样,宣传海报上写着“至真至纯、同宗同源”。而事情的起因是品牌授权争议引发的工厂停工。

  9月26日,该公司相关人士表示:“推出新品牌是为了活下去的无奈之举,做新品牌需要时间,也很难,我们有心理准备。”

  20多年来从未亏损

  据了解,上海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是浙江娃哈哈实业公司(娃哈哈实业)持股70%的子公司,桶装水业务是其主要的业绩来源。而浙江娃哈哈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现在的法定代表人是宗馥莉,此前是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

  上海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娃哈哈”桶装水在上海地区的独家经营实体,全面负责上海地区“娃哈哈”桶装水的生产、销售和委托外部加工。上海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宗伟也是股东之一,持股30%。

  7月,娃哈哈集团要求上海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停止使用“娃哈哈”品牌授权生产桶装水。“我们(在接到娃哈哈集团的函件后)立即回函要求沟通,但是始终联系不上宗馥莉本人。”宗伟说。

  一名娃哈哈内部的知情人士表示,上海娃哈哈饮用水确实因为娃哈哈品牌到期而不能继续使用娃哈哈这个品牌,只好另起炉灶。而在上海娃哈哈饮用水总经理林立山的朋友圈,几天前挂出了“沪小娃”的宣传文案。“沪小娃”宣传册页显示,沪小娃的产品除了4款常规桶装水外,还有2款一次性桶装水产品。

  上述人士透露,20多年来,上海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从未亏损,营收逐年攀升。去年其在上海桶装水市场排名前三,营收超1.2亿元。

  实际上,作为娃哈哈的生产工厂,此前的报道并不多。上海《金山报》在2024年3月的一篇报道中曾提及,林立山介绍,宗庆后去世不久,订单销量有明显提升,当时(2024年3月)同比增长150%。这家饮用水公司的水源由青浦金泽水库提供,当时该工厂生产线共生产4种规格的桶装水,分别是11升、14.8升、16.8升和19升。

  林立山在上述报道中称,2023年公司年产值达5300多万元,预计2024年年产值8000万元。根据对宗伟的采访,上海娃哈哈饮用水公司从2020年开始研发设计生产14.8升一次性桶装水,直到2025年一直是娃哈哈体系内唯一一家在生产销售(一次性桶装水)的公司。

  如果“沪小娃”的产品已经开始生产并销售,则意味着至少娃哈哈集团上海区域的桶装水市场将受影响。

  宗馥莉也可能无法使用“娃哈哈”

  由于陷入宗庆后百亿遗产纠纷,近期宗馥莉麻烦缠身,就在9月26日,香港高等法院刚刚驳回以宗馥莉为代表的被告人在传票中提出的上诉许可申请。

  今年2月,娃哈哈曾因转让商标而陷入舆论风波。娃哈哈称,“娃哈哈”系列商标共计387件正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由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娃哈哈集团)转让至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

  据悉,因各项历史相关遗留问题,在现行股权架构下,“娃哈哈”商标的使用需获得娃哈哈集团全体股东的一致同意,否则任何一方均无权使用。因此,就连宗馥莉也可能面临无法继续使用“娃哈哈”商标的境遇。

  如今,不仅上海娃哈哈不能使用“娃哈哈”商标,由于娃哈哈商标权历史遗留问题,宗馥莉和宏胜集团似乎也在筹备更换“娃小宗”这一品牌。

  杭州娃哈哈宏辉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辉食品)的一份内部文件显示,自娃哈哈集团创始人离世后,公司一直努力推进解决各项历史遗留问题,为维护“娃哈哈”品牌使用的合规性,公司决定从2026年新的销售年度起,更换使用新品牌“娃小宗”。

  天眼查信息显示,宏辉食品控股股东是杭州宏宸营销有限公司,后者持有宏辉食品100%股权。而杭州宏宸营销有限公司是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胜集团)100%控股的公司。

  此外,天眼查信息显示,“娃小宗”的商标目前归宏胜集团所有,商标申请日期显示为2025年5月。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下一篇

胖东来,超越自己!于东来,要“食言”了?
2025-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