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拟修订车辆出厂合格证国标 智能汽车迈入透明化监管新阶段
中国商报网 雷珂馨 2025-10-26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以下简称科技司)启动意见征集工作,公开向社会各界征求对《车辆出厂合格证》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看法。科技司拟对《车辆出厂合格证》国家标准进行重大调整,明确要求将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等关键信息纳入车辆出厂合格证。

  这场被称为“智能汽车身份证升级”的政策调整,不仅能够重构消费者与车企之间的信息对称格局,还将推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在规范发展的道路上走深走实。

图为在浙江金华一家汽车工厂内,工人正在检查刚下线的新能源汽车。(图片由CNSPHOTO提供)

  组合驾驶辅助信息“上车”

  近年来,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在技术创新、市场应用、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协同推进下取得了显著成效。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我国搭载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新车销量占比已超过60%,全国累计开放测试示范道路达3.5万多公里。”

  然而,在市场热度上升的同时,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质量安全问题也随之浮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副主任王乃铝表示:“截至2025年9月,我国共实施汽车召回3230次,涉及车辆1.2亿辆。2024年,因辅助驾驶系统问题召回的车辆有255.61万辆,占全年召回数量的23%。”

  科技司在《车辆出厂合格证》强制性国家标准项目建议书中提出:“面对新能源汽车电池溯源等新需求,现行标准的部分条款需要进行补充及优化,从而顺应当前行业发展趋势。合格证以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储能装置单体及总成等关键信息为核心,在合格证上完整、准确地展示其关键信息,旨在强化智能网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监督管理,从源头筑牢产品安全防线,支撑汽车行业生产者履行信息公开责任,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早在8月13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就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与规范宣传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企业应在机动车合格证系统中完整、准确填报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储能装置单体及总成等关键信息,并严格执行软件在线升级(以下简称OTA升级)活动分类管理要求,未经备案不得开展OTA升级活动,不得将未经充分测试验证的软件版本推送给用户,不得通过OTA方式隐瞒缺陷。企业要确保生产的搭载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与准入产品一致,并承担产品安全责任。

  智能汽车监管体系升级

  此次修订并非孤立动作,而是推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监管体系升级的一块重要拼图。此前,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明确了系统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此次修订,将从辅助驾驶系统的实际道路测试数据、OTA升级记录等方面入手,构建智能汽车的全生命周期监管体系。

  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消费决策层面,通过披露L2+级功能的边界与限制条件,新标准将消除厂商宣传话术与消费者实际体验之间的落差,进而推动市场朝着以用户体验为导向的方向转变。该标准将成为智能网联汽车准入体系的基石,推动行业加速形成‘设计—制造—服务’全链条协同生态。”

  此次修订拟将组合驾驶辅助信息纳入强制性标准,标志着智能汽车监管迈入透明化新阶段。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对记者表示:“新标准明确系统适用场景与能力边界后,能有效避免驾驶员过度依赖技术,推动人机共驾朝着可控制的方向发展。在事故溯源方面,监管部门可借助合格证数据迅速定位问题环节,为消费者维权提供依据。此外,具备高阶智驾技术和电池溯源管理能力的车企,会因技术透明化而使自身优势得以凸显,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集中度。新标准通过技术规范与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助力智能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既为消费者带来更安全、透明的产品,又加速行业优胜劣汰,形成更具竞争力的市场格局。”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下一篇

减免政策即将退出 新车促销逐渐回归理性
2025-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