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线下演出市场火热复苏,不少大型演唱会重启,电子票也成了大家关注的话题之一。然而,微博上频频出现的退票公告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刘若英,12小时内退票”、“梁静茹,24小时内退票”这些不都是一票难求的演唱会吗,怎么都在说退票?
一张看得见、摸不着的电子票,究竟藏了些啥门道?
强实名制购票不能退?
刘若英、梁静茹演唱会开启限时退票!
演唱会门票一经售出,无法退换,这早已成为票务领域的潜规则,多年来广受诟病。随着沪上演出市场的复苏,近期不少市民向“新民帮侬忙”反映,实名购买刘若英、梁静茹等知名歌手的上海站演唱会门票,临时有事申请退款,却遭遇退票无门。
在众多消费者发帖投诉后,近日,刘若英和梁静茹上海站演唱会主办方相继发布开放退票公告,一时引发热议。
图片来源:@中国青年报
据新民晚报报道,4月下旬,市民黄先生和妻子购买了5月20日的梁静茹上海站演唱会,2张门票,总计支付3198元。订购渠道为大众点评App内的“猫眼”。黄先生告诉记者,这场演唱会为实名制,他和妻子都提交了个人身份信息,直到5月5日,订单情况仍是“待开票”。黄先生说,之后因家中有事,无法观演,他向猫眼客服提出退票退款申请。“交涉了好几次,总是说不能退。最麻烦的是,这是实名制入场,还不能转赠。”他说,客服人员一直强调,“演出票购买成功后,非活动变更、活动取消、票品错误的原因,均不支持退换。”
记者拨打猫眼客服热线。电话那头,语音客服反复说明,票品具有唯一性、时效性等特征,故不能退票退款。
值得注意的是,与普通实名制入场不同,这次在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举办的梁静茹演唱会采用“强实名制”。记者查询大麦、猫眼等票务平台发现,观演公告中提醒,观众入场时,必须携带与门票绑定的本人身份证件,要经过安检、闸机验证人脸、核验证件信息等几道步骤,全部通过方可进场。另外,不仅不支持退票,还写明不能转赠及转售。同样,为了防止黄牛泛滥,刘若英上海站演唱会也采用了相同的“强实名制”。
5月7日,刘若英上海站演唱会主办方发出公告,因为本次演唱会“实行实名制购票实名制入场,不得转赠转售”,但很多观众都是“首次参与实名制购票,对实名制购票规则了解不深入”,所以特地在7日9点-21点,开放了12个钟头的“退票时段”。
无独有偶,5月9日,梁静茹演唱会上海站也发布了公告,同样是针对“不熟悉购票、观演规则的观众”,开启两个时段的退票通道。第一个,是演出(预售后)开票前24小时,可全款退;第二个,是正式开票日起至售票通道关闭前48小时,不过要收20%的手续费。
对此,一些网友认为,“强实名制”能有效遏制黄牛倒卖,但除演出取消等原因,一律不予退票退款,这样的“霸王”规定对消费者方并不公平,因此一直是票务领域的消费投诉热点。这意味着如果有事去不了,就只能把票子烂在手上。“既然是强实名制,并且是预售阶段,就应该‘有进有出’,去不了的人可以退票,想去的人能抢到余票。”市民梅女士表示。
小冉是北京某演出公司的票务主管,在她看来,无论是12小时还是24小时,只是主办方的一种姿态,“真想去看的人,肯定不会退;而心里打着小算盘的,这会可能已经坐不住了。”
强实名+不可转赠+不可退票伤了谁?
退票还是转赠?这个选项在黄牛眼里至关重要。
据钱江晚报,买过电子票的人都知道,购买时,每张票必须要先绑定一位观演人的身份信息。“黄牛”王强手里,常年就有包括堂兄妹、表兄妹等在内的十几张身份信息,因为无论他是从上线那边“进货”,还是靠机器从官方票务网站抢票,每张票都要先有一个“主”。
如今大型演唱会开始频频使用电子票,转赠就成了王强们赚钱的窗口期。参照最近几个月的演唱会,电子票转赠时段多则十几天,少则四五天,转赠窗口开启后,王强要做的,就是尽快找到买家,谈好价格,然后把票转到对方的电子票夹。
前不久的张信哲演唱会则实行了“强实名”购票规则。所谓“强实名”,就是——人、证、脸三合一。
线上购票时要绑定身份信息,入场时必须扫对应人员的身份证,这还不够“强”,还要对着摄像头刷脸,这张脸,也必须是身份证上那个人。
这个变化过程,观众小周有很深的感受,其实最早推出的电子票,只是披着件外衣,“那时候我去看演出,到了现场,机器上一扫,还是打印出纸质票进场,也不需要刷身份证。”
后来出现了一种“伪强实名”,要绑定身份信息,进场要刷身份证,但不用刷脸。万能的黄牛很快找到了玩法,用一批身份证买完票,然后再带到现场,开演前,把对应电子票的每张身份证原件,给到买家,对方可以顺利刷证入场。
以至于之前4月份南方有一场演唱会,结束后,门口全是观众找黄牛还身份证的“奇景”。
此次刘若英、梁静茹上海站的做法,更像是已经吹响的号角,“强实名”会越来越成为演唱会票务的主流趋势,且不可逆。
强实名+不可转赠+不可退票,看起来这一套组合拳已经把黄牛们逼到了角落,断送了所有可能的操作空间,但从目前看来,这也可能是一把会反伤观众的双刃剑。
在梁静茹主办方发布退票公告前,已经有200多位观众,拉了一个微信群来维权。组织者还搜集了每个人的退票原因列成表格,大多数理由集中在生病、购票人信息填错、重复购票、工作或考试时间冲突上。
所以,有不少业内人士判断,此次刘若英和梁静茹的“限时退票”,或许会成为今后演唱会票务操作的常态。
北京:已抓捕黄牛20人
四至六月,北京多部门联合开展打击演出票务市场“黄牛”非法倒票的专项整治工作,为建设演艺之都和擦亮“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营造良好的演出市场环境。
自实施“乙类乙管”以来,北京营业性演出市场迅速恢复,市场供给丰富、消费增长明显。一季度,全市开展营业性演出8982场,观众人数187.6万人次、票房收入3.25亿元,热点演出更是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与此同时,非法倒卖演出票现象也有所冒头,扰乱了营业性演出市场秩序,损害了观众的消费权益,有损首都演出市场良好形象。
针对该乱象,四至六月,文化和旅游、网信、公安、文化执法、市场监管等部门组成专班,联合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提出8项治理措施,并明确了相应责任单位。
据北京日报报道,4月29日和5月13日,在韩红演唱会和任贤齐演唱会开始前夕,北京多部门联合行动,抓捕非法倒票扰序人员共20人。此次打击演出票务市场“黄牛”非法倒票专项行动将持续至6月底。
记者注意到,台湾乐队五月天5月26日至28日将在北京举行演唱会,“黄牛”炒高价格等情况在社交平台上备受关注。
5月14日,五月天演唱会门票的票务总代理大麦网方面向记者表示,针对相关情况,此次演唱会采取实名制购票,入场者需要持购票时登记的身份证进场,而且演唱会前48小时停止转赠门票。
消费者正常的退票权利还是需要保障。毕竟,一场演唱会一般要售出数万张门票,难免会存在一些因意外情况而带来的退票需要。在赋予消费者“后悔权”的同时,完全可以通过实行“限时退票”和收取一定比例退票费等措施来预防被“黄牛”钻空子。
对于不退不转的情形,据新闻透视消息,律师杨邹华表示,法律上还有一个叫不可抗力因素,如果说发生的时候,消费者是可以违约,并且要求票务公司退还相应票款的。针对不可抗力,应当建立特殊的退票流程,演出市场的繁荣来之不易,从演出公司到票务公司,还是要更加有效地建立完善机制,更加呵护好演出市场。
综合自 | 新民晚报、钱江晚报、潮新闻、新闻透视、中国网、澎湃新闻、央广网等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