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引擎驱动韧性增长 消费新动能与新挑战并存
中国商报网 胡建兵 2025-07-30

  消费燃星火,韧性破冰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0%,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1.5个百分点。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2%,充分发挥了经济增长主引擎作用。消费市场的“稳”和“进”,既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缩影,更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注脚。

  消费市场的强劲表现,源于多重因素的协同作用。我国上半年消费市场超预期增长主要得益于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消费结构升级驱动。国家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直接拉动家电、通信器材等品类销售增长24%~30%。由于中等收入群体扩大和消费观念转变,服务消费、品质消费、悦己消费、体验式消费需求旺盛。随着免签“朋友圈”扩围以及离境退税政策的升级优化,“中国购”持续升温。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亮眼的消费数字是中国经济稳健发展的有力佐证,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旺盛的生命力,不仅为全年预期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更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卓越表现。

  消费市场结构性变化,正推动商业生态的重构。消费市场正处于深刻变革期,品质觉醒、心界重塑、线下新生、附近重构、国潮消费、谷子经济、它经济与AI技术赋能共同构成了消费变迁的多重趋势。消费者对个性化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即使经济压力存在,消费者依然愿意为新的兴趣爱好买单。这些趋势不仅反映了消费者对产品价值与精神满足的双重追求,也揭示了数字化、本土化、情感化与体验化成为消费市场的新常态,反映消费者对产品价值与精神满足的双重追求,企业需重新审视产品定位、渠道策略与品牌价值,必须坚守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实现可持续增长,增强抵御外部压力的坚实底气。

  消费市场繁荣的同时,要有应对困难和挑战的准备。耐用消费品的更新往往遵循自然周期,而前期政策的刺激可能会引发需求透支的问题。居民收入的增速放缓以及财富效应的减弱,使居民预防性储蓄高企,居民存款上半年激增10.77万亿元。以旧换新补贴效果可能减弱。尽管上半年消费市场表现强劲,但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环比回落了1.6个百分点,市场热度似乎有所减缓。另外,消费分层加剧,不同收入群体、不同年龄群体的消费偏好差异日益扩大。AI技术虽在消费领域的应用带来了效率提升,但也引发了数据隐私和算法伦理的担忧。这提醒各地须做好应对提升消费困难和挑战的准备。

  持续促进消费增长,需要立足实际不断创新方式。要巩固提振消费成果,充分激活消费潜力,要运用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工具,将促消费同惠民生、补短板结合起来,扩大消费需求,提升消费能力。要稳定居民就业,通过收入分配改革、社会保障完善及消费场景创新,将短期政策红利转化为长期增长动能。企业要结合民众新消费趋势,重新审视产品定位、渠道策略与品牌价值。企业要强化社会责任,从利润最大化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关注环保、健康和消费者权益。无论是传统行业的升级转型,还是新兴产业的迅猛崛起,都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加多元化、高品质的消费选择,确保消费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消费活水滋经济,韧性长风破浪行。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我国一系列促消费政策和措施,如同夜空中璀璨的星辰,共同点亮了消费市场的广阔天地。当下,我国消费市场正处于从“流量争夺”到“价值创造”的转型期,各地只有深刻理解消费者需求的新变化,把握新消费趋势的演进方向,积极采取措施,才能在这一变革浪潮中把握机遇,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实现消费可持续增长,书写全球消费市场的新范式。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