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离不开药师的保驾护航,医药师是医院不可或缺的一个职业,他们恪尽职守,默默守护着每一个病人的平安和健康。来自上海市普陀区利群医院的药师郑慧漪就是其中一员。在工作实践中,郑慧漪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并时刻牢记职业赋予的神圣使命。在学术上,她深入儿科用药领域研究,作出了突破性的创新贡献,并成为该领域的拔尖人才,受到了国际和国内同行的广泛认可。
探索研究,促进医药领域发展
郑慧漪长期深入儿童用药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并在该行业作出了积极而重要的贡献。如今,她在药品疗效及安全性方面共发表8篇论文,并拥有5项专利。
支气管哮喘为儿科的常见病,属于一种慢性炎症性呼吸道疾病,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许多患者及家属对于支气管哮喘本身及药物治疗了解不够,可能根据患者的表面症状自行停药、减药或增加药量,影响治疗效果。经过郑慧漪对多例临床病例的分组治疗和研究,评估常见药品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多元化药学服务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实践了多元化药物服务。研究发现,多元化药学服务科有效提高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用药依从性,进而有助于临床较好的控制哮喘病情控制,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作用。随后,郑慧漪作为第一作者在《中国医药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多元化药学服务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用药依从性及病情控制的影响》的论文,对医药行业的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另外,郑慧漪还研究并验证了阿奇霉素分散片在治疗特定疾病方面的疗效、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的有效性等,这些研究对患者用药具有积极的意义,可给当前药品研发和临床试验提供启示,惠及更多的患者。
通过郑慧漪的研究,不仅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就医体验,还将引导我国医药行业注重研发,开发出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 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提升我国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深耕行业,著书立说弘扬学术
著书立说,是将毕生所学呈于纸上,通过传教育人,培养出更多的医疗人才。而郑慧漪始终致力于学习和研究更多、更好的医疗方法,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著书发表,为更多医疗研究者和患者提供借鉴。
目前,郑慧漪以第二主编的身份编写了《临床常用药物应用指南》以及以编委的身份参与编写了《新编实用药物学》和《实用临床综合医学》。其中,《临床常用药物应用指南》是为普及用药知识而编写的实用性参考书,内容专业,详实易懂,对用药知识进行了系统概括,普及了安全用药知识,预防用药错误,特别适合医护人员、患者学习阅读,不仅提升了社会公众对用药安全的重视,还让患者了解到更多合理用药知识,提高了患者的安全用药意识。
基于郑慧漪在儿童用药方面的研究经验,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默沙东连续三年邀请她参加儿童呼吸用药和临床诊治最新进展的学术研讨会,现场与行业专家充分交流观点、深入研讨,同时进行思想碰撞,促进医药产业创新和发展。
时光不负有心人,凭借着她在学术上的贡献和成就,郑慧漪也取得了不小的荣誉,先后荣获优秀青年药师、利群医院“十佳”医技称号等,同时还加入了中国药学会、中国药理学会。但是在她看来,激励她的不仅是这些荣誉,更多的是她付出的同时获得的肯定和成长。
设计产品,护航儿童健康成长
作为两个孩子的宝妈,郑慧漪心系幼儿成长,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创新能力,结合日常生活经验,设计出了多款婴童用品,广受使用者好评。
在她的发明之前,市面上并没有一款相对专业的儿童喂药器。作为药剂师,她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到:儿童用药时常有特殊服用要求,譬如某些颗粒剂药品对水温有特定的要求,不能超过45度。针对这一发现,郑慧漪设计了一款儿童喂药器,为了便于儿童按照要求服药,在瓶身印刷上增加了水温达到45度的变色粉,如果水温超过45度,就会由原来的蓝色变成粉色,以示提醒水温过高可能影响药效。
做儿童用品,要充满爱与责任。在给儿童喂药过程中,强行用药会引起孩子抵触情绪,因此,她又将这款儿童喂药器设置成滴管加瓶身形式,滴管可以吸取糖浆剂等其他儿童药剂,还可以用于儿童颗粒剂药品,瓶身上的可爱LOGO也容易让儿童接受并克服服药的恐惧感。另外,她还在瓶身和滴管增加了安全性设计,在喂药时不容易引起儿童呛药。这款具有多种功能的儿童喂药器也打破了以往儿童喂药的缺陷,目前,该产品已经获得专利,并投入生产。
不仅这款喂药器,郑慧漪还针对儿童,进行了多种发明和创新,陆续推出了耳挂口罩减压器和儿童便携坐便器等产品,让更多家庭用上智能的儿童产品,大大减轻家长的负担。凭借对优质儿童产品的塑造力,郑慧漪将医药和儿童深度融合,帮助国内乃至全世界的儿童茁壮成长。
药剂师这条路任重而道远,郑慧漪依然在医药这个领域不断提升自我,辛勤耕耘,用赤诚之心去帮助每一名患者,精准地给出患者最需要的药学服务。她也将继续与时俱进、挑战自我,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深入学术研究,为医药事业的发展再添一把柴、再助一份力,从而提升我国卫生健康保障水平,守护人类健康美好未来。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