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鉴 | 商人爱国不怕死:项松茂与五洲大药房
中国商界网 金满楼 2022-10-11

  被誉为上海滩“西药大王”的项松茂,他和很多白手起家的工商业者一样,出身并不高贵。这位生于1880年的宁波少年,早年因家道中落而被迫辍学,14岁时到苏州某陆姓皮毛牛骨行当学徒。勤工苦学3年后,满师的项松茂被店东委以账房重职。又过了3年,项松茂跳槽到上海中英大药房担任会计,由此开始了在上海滩的闯荡。

  项松茂的一生中,沪上知名的“滑头商人”黄楚九是他的重要引路人。清末年间,黄楚九发明了保健药“艾罗补脑汁”,他利用国人崇洋的心理而打出美国“艾罗博士”的旗号(实则“艾罗”即yellow音译,系指黄本人),因为在药中添加了吗啡等兴奋类成分,这种药在市面上卖得十分畅销,而它的成功又与项松茂有着密切的联系。

  推销“艾罗补脑汁”的过程中,黄楚九结识了精明强干的项松茂。在其盛情邀请下,项欣然出任五洲大药房总经理一职。上任伊始,项松茂将店中豪华陈设变卖后充为营业资金,随后又挖来了熟悉钱庄的俞钜卿为副经理,为五洲大药房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如果只是药品买卖,那未免小觑了项松茂。当时的中国,西药完全被外国资本垄断,传统中药又遭到西方文明的极大挑战,如何生产出本土的现代药物成为药学界的一大难题。为此,身怀大志的项松茂果断派出业务骨干前往欧美考察学习。在取得很多欧美大药厂远东独家代理权的同时,五洲大药房的技术人员也摸索学习了相应的制药技术与办厂经验。之后,五洲大药房开始试制西药,并在传统中药的基础上炼制了酊剂软膏、牛痘疫苗等新药品。

  作为这一时期的拳头产品,“人造自来血”为五洲大药房赢得巨量现金流的同时也为项松茂赢得了极好的商业名声。“人造自来血”原名“博罗德补血圣药” (Blood Tonic),据其宣传为“英国皇家医生处方”,原料也来自英国,制成后色泽鲜红,效果较中法药房出品“红血轮”等同类产品为佳,由此大受市场的欢迎。据统计,“人造自来血”1911年产量为15210公升,两年增至22013公升,20年后(即1931年),“人造自来血”的年产量已扩增至75563公升,年销售额达471万元。

  以今天的眼光看,“人造自来血”这种治疗贫血的药物未免有些夸大宣传。但不管怎么说,“人造自来血”曾在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奖,最后畅销到连外商都眼红不已。某德国药厂即在租界里搞起了山寨版的“人造自来血”药片,项松茂发现后立刻向公共租界巡捕房投诉,德商产品最终被没收查处,五洲大药房保护了自己的知识产权。

  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项松茂又向大丰工业原料公司、开成造酸公司等企业投资附股,在取得国产原料如硫酸、松脂等低价供应的同时,又以自产的甘油、硝酸、盐酸等原料销给大丰等厂家使用。此举既降低了彼此的生产成本,也密切了民族工商企业的协作关系。

  五洲大药房壮大后,项松茂的地位越来越强势,原始股东黄楚九很识时务地于1916年将股份转让给项松茂(其后转战沪上娱乐行业,大世界游乐场即为其创办),五洲大药房由此成为项氏产业。在此基础上,项松茂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企业管理制度,他在董事会、总经理之下设立店务、厂务、店厂联席会议和技术会议,又按生产、营业、财务、管理四个系统设置层级部门。在项松茂的科学管理下,五洲大药房的资本总额逐渐增至百万元,职工人数也有最初的30余人增至400余人,并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制药兼销售企业。

  尽管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但项松茂始终将“精诚勤俭”四字奉为座右铭。在同人眼中,项松茂凡事“必躬必亲,每至夜半始寝”。身为总经理,项松茂以身作则,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他的亲弟弟染上鸦片烟瘾,被发现后立刻被辞退。即便在家中,项松茂也是要求严格,项家女眷一律从事家政,不许坐享其成。另外,项家设有专门账本,一日三餐粗茶淡饭,每顿只有一个荤菜,有鱼则无肉,有时一条鱼还要吃两顿,上顿没吃完,下顿接着吃。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项松茂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并在企业内组织了义勇军第一营,项自任营长。非常时期,项松茂特别规定,队员下班后须在军事教官的指导下训练一小时,这也招致了日军的仇视。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日军在上海重燃战火,五洲大药房二分店因毗连战场而被日军搜出义勇军军服 ,留守的11名员工全部被劫走。

  得此消息后,项松茂不顾个人安危亲自前往营救。有人劝阻他:“你是抗日救国会委员,此时还是避避风头为好。”项凛然道:“居高位者致人于危而图自安,吾耻之。吾长五洲,吾不救,谁往者?”当晚,项松茂亲赴敌营要人,由此被日军捕至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并于1月31日清晨与11名下属同时被枪杀。

  据说,项松茂为历史留下了最后一个人生场景是——日本军官在审讯中怒喝:“还敢抵抗我们么?谁抵抗我们就杀谁!”项从容答道:“杀便杀。我们中国人,不爱中国爱什么?”一代工商巨子就此陨落。事后,国民党政府褒扬项松茂“抗敌不屈,死事甚烈”,蒋介石亲笔题赠:“精神不死”。

  4年后,一幢十层楼高、号称“远东第一”的药业大厦在原来五洲总店的地基上落成,五洲大药房的员工们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表示对这位爱国总经理的纪念。值得一提的是,项松茂之子项绳武后来继承父志并将其事业发扬光大,五洲大药房一直延续至今,这在众多的民族工商企业中不能不说是一个异数。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下一篇

优化总账财务分析的 五个“黄金法则”
202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