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大国工匠精神 黄德节数十年潜心钻研古建筑修复城市记忆
斗拱,中国古建筑的灵魂。它曾简约亦曾繁复,经历过兴盛又黯然衰落。它为时代所影响,也映照着历史的断面静观世间风尘。它藏匿于华丽屋檐下的默默无语,斗转星移间支撑中国古典建筑历尽风雨沧桑。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庞大的飞檐总是格外引人注目。要想成就如此恢弘大气的屋顶,就不得不提到一个木构建筑中最重要的结构--斗拱,美轮美奂之下,是承载了古人匠心与智慧的神奇技艺。
福建古代建筑工匠师黄德节不断钻研着中国最鼎盛时期唐宋传统古建筑技术,四十年守心守艺皆在奇巧的榫卯,他认为,古代建筑的精髓在于传承,有盛唐建筑血脉的继承,融合当代精神的创新。
黄德节的古建队伍南下海南、广东,先后承建了诸多大型木结构古健筑项目。作为当代工匠,黄德节传承古建筑的建筑理念和科学依据。黄德节大师携民间匠师几百余人对仁寿寺项目进行新一轮的改造,其设计创意理念秉承“山高佛为峰,水清禅入境,林幽心无尘,莲香法华生”。
大雄宝殿为建筑等级最高的庑殿顶建筑,总高25.8米,建筑面积达到1123平方米,大殿木柱所采用的原木长度达13米,直径更达到1.3米。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