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国新空间书法作品网络展
历史上汉字的书写载体、工具曾经发生多次改变,甲骨、青铜、石碑、竹木简、绢帛、纸张以及近几年进入展厅的刻字,等等。随着载体和工具的改变,人们对于书法的审美要求也随之变化,例如金文的审美追求跟甲骨文就不一样,竹简和石刻的审美追求也不一样,甚至小尺寸的信札和大尺寸的条幅审美追求也不一样。其中原因很多,载体的特质、工具的局限性、书写者的目的等都影响了这种现象的形成。既然如此,我想让书法彻底离开平面,走向空间,以空间(包含边界)为载体,去表现笔法的跌宕恣肆、苍茫浑厚;结体腾挪穿插、规避迎让;在大空间中完成章法的虚实与节奏。也就是从载体变化的角度寻找书法新的表现形式。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公共艺术、装置艺术从思维逻辑到表现形式,都来自西方,或者模拟西方,很自然纯粹的中国元素就比较少,我想把书法用到这个领域中去。同时我又不想把书法做成抽象雕塑,它应该保持书法的笔法、结体、格调、韵律,从这个角度讲空间书法是具象的,它就是书法,需要尽最大努力保留书法元素。或许这种“放大”的书法在震撼力上远胜于传统书法。
当然也有人说文字做成立体的也见多了,空间书法似乎没有什么新意。我想说的是空间书法的重点不是表现文字,它的第一要义是表现笔法。这就是这些作品跟以往立体文字或者装置的底层区别。还有一种情况书法被用到装置中去,比如当成贴图或者背景以及纸质书法的嵌入,这些装置是立体的但是其中书法部分仍然是平面的。
第三,用这种新的形式,开辟传播书法的新途径。当书法作品站立在街头、广场、公园、商场等公共场所,无意间会引起更多人的注意和思考,相当于用一种新的形式走进了当代都市生活。
最后,空间书法不追求书法以外的趣味。不是那种正面看是个文字侧面看是个人像之类的“低级趣味”。保持书法的严肃性,对艺术的泛娱乐化保持警惕,对错无从知晓,但在情感上先采取一种保守的态度。就像当下玩艺术的大概分两类一种是功力型的,如传统画家、书法家。还有一类是创意型的,主要是玩当代艺术的。从日常言论中看两者有相互批评的意思,艺术的框架被逐渐打破,我们看到的是它一直在革新,但不一定一直在进步。精神诉求的高低和艺术的庄严程度是不是能够对应,还有待思考。
博士毕业后,一直在家制作各种模型,自己感觉很有意思,原本的设想是用不锈钢材质或者铁铸,但是都做成实物来展览实在没有必要,即使做了也未必能找到合适的场所,只能退而求其次用这些图片帮忙表现。所以从几百张渲染图中选取了几件,汇集在一起,在网络上留个记号。
章国新2024年12月

《影》草书































声明:本文为广告推广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违规或您认为该页面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