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之春——陈世庆》|2025乙巳新年特展
中国商界网 2025-02-28

  前言

  乙巳伊始,万象更新,我们迎来了这场意义非凡的新年特展,推出陈世庆教授的二十六幅作品。

  陈世庆教授不能称之为严格意义的书法家。他是将文字学、考古学、书法、篆刻相融通的有独特个性的文化学者。

  在创作理念上,他自称是“书以载道”的坚守者。他敬重文字,尊重传统,深耕于经典,多述而少作,追求汉字中的真善美,力求用中国字写出中国人、中国文化的精气神。

  在创作内容上,他所提交的作品大体可分为两部分。一是“考古式临写”:在充分理解、深入研究原作的基础上临摹体现中国文化品质的鸿篇巨作,并对其残泐缺失的字进行考证修复,如何尊铭文、石鼓文、祀三公山碑。考证有力,摹形准确,笔力老辣,有金石味,可称为当代书法考古的拓荒人。二是“大尺度创作”:他善写大字,常选择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经典词句进行创作,以艺术的形式让这些经典词句充满新的生命力,如他创作的《龙》《寿》《四端广大》《致良知》系列作品。

  在创作风格上,他多从西周金文和唐代颜楷中汲取营养。有较强的构图能力和控笔技巧。在传统笔法的基础上化陈出新,在有意无意之间运用厚实的笔力、流动的线条和枯笔飞白技能,赋予作品以新的意境和气质,可称为汉字写意创新实践者。

  陈世庆(1964-),男,安徽桐城人,安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大学古文字专业博士,师从徐在国、黄德宽先生研究汉代篆书,博士论文为《汉代石刻篆书研究》。长期从事古文字学、书法学教学,研究方向为古文字学、碑刻学、书法学。

  文字学研究成果:

  在《学术界》《安徽大学学报》《中原文物》等刊物发表《上古汉语中的“肉”“内”讹混现象研究》《<琅琊台刻辞>中的秦始皇之“仁”考论》等论文10多篇。论文《安大简<仲尼曰>简背文字书写者考辨》入选“2023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书法学研究成果:

  在《燕赵文化研究(第九辑)》发表长篇论文《汉<祀三公山碑>研究》,在《书画世界》发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竹山连句帖>真伪新考》《兰千山馆藏苏轼书<杜甫桤木诗>卷真伪新考》。

  书法创作成果:擅长大篆和颜楷。石鼓文书法考证复原成效明显。创作的榜书《寿》字系列形成自己的风格。

  镜面.行草《龙》66cm×68cm

  钤印:纳正气、正大气象、陈世庆印、五九、散怀楼

立轴.临补何尊铭文 66cm×146cm

钤印:栉扶风、陈世庆印、一甲子

三联屏:临写考补石鼓文《车工·汧殹·田车》 45cm×150cm×3

钤印:栉扶风、生夜气、陈世庆印、一甲子

立轴.四尺红宣满堂《寿》 兼毫书 K24100102.68cm×132cm

钤印:大吉羊、陈世庆印、一甲子

立轴.临大盂盘铭文 80cm×131cm

钤印:栉扶风、陈世庆印、一甲子

横幅.隶书《六尺巷》23cm×85cm

钤印:纳正气、陈世庆印、一甲子

横幅.楷书《草上风》29cm×109cm

钤印:纳正气、陈世庆印

横幅.楷书《天道酬勤》 31cm××115cm

钤印:纳正气、陈世庆印、五九

声明:本文为广告推广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违规或您认为该页面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下一篇

千年粽香,府宴粽演绎盛世传奇
2025-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