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5日,共进塾迎来13周年的首次活动——“走进广州美食品鉴考察之旅”,来到中华老字号百年陶陶居,并邀请到陶陶居副董事长、陶陶居餐饮主理人尹江波以“陶陶居的创新与发展”为核心,回溯了这一老字号餐饮品牌的发展脉络,并分享了企业面对行业变局的思考。
涅槃重生
用“创新”打破经验困局
陶陶居创立于1880年,至今已有145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中,陶陶居历经多次行业周期波动。尹江波坦言,企业曾因市场环境变化遭遇重大挑战。
彼时,部分超大规模门店因运营成本高,企、客群需求转变陷入困境,日营业额一度大幅下滑。面对压力,团队选择以创新破局:2015年,陶陶居通过聚焦大众餐饮市场、优化菜品结构、强化品牌文化,逐步实现转型。
陶陶居将传统粤菜与现代需求结合,推出冰镇咕噜肉、鲜果榴莲天鹅酥等爆款,甚至带动行业潮流。“广州人几代人的记忆,容不得半点敷衍。”尹江波强调,陶陶居坚持现制茶点,拒绝预制菜对传统风味的稀释。同时,门店设计中融入岭南元素与现代美学,如满洲窗与老字号文化展陈,让历史与当下自然交融。
目前,陶陶居全国门店已扩展至41家,年底计划增至44家,成为广府饮食文化的标杆之一。
扎根一线
高管与团队并肩作战
“餐饮是‘勤行’,没有捷径可走。”尹江波反复强调这一理念。
陶陶居的高管团队始终践行“与员工并肩作战”的文化——每逢春节、中秋等重大节日,从董事长到区域负责人全员下沉门店,从清晨营业至深夜收市。
以广州第十铺路总店为例,春节期间单日接待顾客数千人次,后厨团队需工作至凌晨四点备货清扫。
尹江波认为,这种“高层冲锋在前”的作风,不仅凝聚了团队士气,更让品牌在消费者心中扎根。
跨界融合
做“斜杠青年”实现多元增长
在坚守餐饮主业的同时,陶陶居积极探索跨界创新。
近年来,企业将餐饮业务的现金流投入生物科技领域,累计科研投资超7亿元,布局医疗健康与药物研发。此外,还通过创建茶叶品牌“燕语”增长曲线,推出洛神花草茶等爆款产品,并与西贝、巴奴、九毛九等连锁品牌合作,拓展出品牌经营新可能。
此外,数字化运营成为新引擎,品牌通过智慧餐厅系统与千万级会员生态,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场景。
尹江波表示:“传统行业需要突破边界。我们希望通过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为老字号注入新生命力。”
用马拉松哲学经验
不急不躁,稳修内功
“跑马拉松教会我,伟大是熬出来的。”尹江波将这一感悟融入企业管理。
2014年,他因企业低谷陷入迷茫,偶然通过跑步重拾信心。首尔马拉松的完赛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突破极限”的力量——正如企业经营,唯有坚持到底才能迎来转机。
尹江波提出“用20年开100家店”的目标,强调“不追求短期爆发,而是扎实走好每一步”。如今,陶陶居的稳健扩张正印证了这一理念。
作为深耕行业27年的创业者,尹江波将企业经营比作一场马拉松——唯有脚踏实地、稳中求进,方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面对当前餐饮行业的时代巨变,尹江波呼吁回归理性。他指出,全国餐饮门店数量已远超市场需求,盲目扩张只会加剧内耗。
尹江波坚信,品牌的价值在于“活多久而非做多大”。
陶陶居未来将更注重单店质量与用户体验,选择回归本质:做“所有人的生意”。不刻意定位客群,而是以早茶文化、粤菜经典融入日常生活。他认为,行业需从“求快”转向“求质”,通过差异化定位、精细化运营以及文化赋能,在存量市场中开辟新空间。
从传统餐饮到科技跨界,从市场波动到稳健增长,陶陶居的历程展现了尹江波的经营智慧:“长期主义不是口号,而是用每一天的坚持垒起的高墙。”在充满变数的商业环境中,这份对初心的坚守、对创新的包容,或许正是老字号品牌穿越周期、永葆活力的答案。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