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区商业蓬勃发展的当下,为推动社区团购行业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商业流通高质量发展体系,由中国社区发展协会提出并归口、中商商业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组织中国商界杂志社等单位和行业专家,经历近一年时间开展调查、调研、案例总结和专家研究,共同编写了《社区团店运营要求》团体标准,于2025年5月26日正式发布实施。这一标准的出台,将照亮社区团店发展的前行道路,为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有力保障。
顺应时代需求,填补行业空白
社区团店作为新兴的商业生态,在《“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指引下,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然而,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社区团店也暴露出诸多问题。社区公共资源整合不足、服务意识淡薄、供给能力欠缺、专业设备匮乏,以及受数智化知识和传统经营模式限制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社区团店的进一步发展。在此背景下,《社区团店运营要求》于近日发布,旨在规范社区团店运营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建立涵盖商品供应链、服务流程、风险控制的全周期标准体系,推动社区团店模式实现高质量发展。
多方汇聚,共筑行业标杆
据悉,本标准的起草单位汇聚了行业内的多方力量,中商商业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市场监督管理学会、上海商学院、北京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北京商业经济学会、熊猫奇奇(北京)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中国商界杂志社、品牌观察杂志社、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国际商学院、上海长宁茶叶学会、文华学院经济管理学部、杭州幸福道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品食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禽业导刊》杂志社等单位共同参与。这些单位凭借在商业研究、市场监管、教育科研等领域的深厚积累和丰富经验,为标准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实用性提供了坚实保障。
全面规范,引领行业发展
记者注意到,该标准对社区团店的岗位和设施设备提出了明确要求。岗位涵盖团长、团购师、营销员、家庭管家等多个工种,以上人员均需通过相关课程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确保了服务团队的专业性。线下门店经营场地依据国家标准实施分区管理,仓储空间设置待验区、合格品区、退货区物理隔离,场所基本功能包含商品陈列、服务交流、教育培训、简易仓储等,为社区团店的规范运营提供了硬件支撑。
依法经营,守护公益与商业底线
不仅如此,在合规方面,标准从资质合规、公益合规、商业合规三个维度进行了详细规定。团店正常运营的相关资质需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办理,保障了经营的合法性;团长应建立健全与政府组织合作公益活动的管理制度,保障公益活动的纯粹性、价值性和可追溯性,体现了社区团店的社会责任;社区团店组织形式应具备自主纳税申报的基本能力,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系统,严格遵守流转税、所得税的纳税缴纳要求,确保了商业运营的规范性。
源头把控,实现高效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在商品与供应链管理上,该标准要求团长在与供应商签订协议前,应对其经营资质进行审核,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供应商的经营场所、生产环境等进行实地考察,从源头上把控商品质量。同时,团长应建立供应商溯源系统,确保所有商品来源可追溯,让居民买得放心。按照社区居民实际需求,动态采购,实现零库存管理,提高了供应链的效率。
此外,团店要建立合理的库存和少量备货制度,以服务于居民的退换货需求。
系统专业,打造优质服务
在服务方面,该标准对管理服务和人员服务提出了严格要求。社区团店要以系统化、专业化、标准化建立管理服务流程服务与手册,通过培训和督导实施服务内容,确保服务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所有人员需培训考核,符合相关岗位技能要求,服务规范符合社区团店服务规范手册,为居民提供优质、贴心的服务。
多方共赢,推动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社区团店运营要求》的实施,将带来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对于社区团店而言,有助于规范运营,提高管理水平,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居民来说,能够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社区服务,满足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于整个社区商业而言,该标准的实施将促进社区公益服务和商业服务的有机融合,推动社区经济的繁荣发展,为中国品牌成长提供沃土。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