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正奇定位?
中国商界网 张浩 2023-04-11

  定位者,企业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所谓“三知”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知战之胜;所谓“三先”者,先处战地,先居高阳,先其所隘;所谓“三位”者,与顾客心智精准对位,与竞争对手显著错位,战略配称及时到位。定位者,守其必攻,攻其不守,势险节短,正合奇胜!

  一、推动定位理论体系化与中国化

  2017年,国务院发文将每年的5月10日确立为“中国品牌日”,这意味着品牌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而打造品牌就需要先进理论作为指导,目前,定位理论是被广泛认可的用于指导企业转型升级和打造品牌的有效理论,遗憾的是,目前高校并没有体系化的定位理论教材,传统定位理论体系化不足导致企业认知片面,甚至是“一用就错”,举个例子:对于西南航空的定位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大学教授们竟给出了以下丰富多彩的答案:

  甲. 西南航空的定位是“注重价格与便利的旅客”。

  乙. 西南航空的定位是“不提供不必要服务”。

  丙. 西南航空的定位是“短途飞行之王”。

  丁. 西南航空的定位是“会飞的牛车”。

  戊. 西南航空的定位是“低价航空”。

  己. 西南航空的定位是“单一舱级”。

  定位就是指南针,定位就是导航仪,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精准定位至关重要,倘若我们拥有不同指向的定位指南针,企业家将何去何从?在中国的大地上,定位理论不仅需要体系化,定位理论更需要中国化,因为在不同国度的文化里,产业基因和心智模式皆不相同。诚然,定位中国化的前提是文化自信,从中国的源远流长的文化中,定位思想早已有之,言必称西方大可不必!《韩非子·扬权》:"审名以定位,明分以辩类” ,南朝梁代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孙子兵法》中的“先处战地”、“先居高阳”堪称定位理论的名言,《王阳明心学》中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简直就是定位理论的警句!

  为了推动定位理论体系化与中国化,笔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升级传统定位理论,在各流派中,两派定位理论十分引人注目:其一,迈克尔·波特(简称:“波特派”),其二,艾·里斯、杰克·特劳特(简称:“里特派”)。波特派所关注的定位对象是国家、区域、产业等“大定位”,而定位空间主要是物理空间,可称之为“宏观定位理论”或“物理定位理论”;里特派定位理论关注的定位对象是品类、品牌、品项等“小定位”,定位空间主要是心智空间,可称之为“微观定位理论”或“心智定位理论”。波特派定位理论壮阔,里特派定位理论锋利,物理层定位理论解决的“最先一公里”的竞争,心智层定位解决是“最后一厘米”的竞争,中国企业家须融会贯通、兼而习之。心智定位为体,品牌定位为用,物理定位为体,业务定位为用。业务定位本质是选择与竞争对手有所差别的运营活动;品牌定位本质是让顾客心智中产生于竞争对手差别的认知。

  二、到底什么是正奇定位?

  首先要回答什么是定位?同爱相求,同美相妒,同位相争,同贵相害!定位就是在约束条件下基于竞争确立最优位置,就是精准的确立差异化生态位!这有两个关键词:一是精准,二是差异;定位是全球市场的导航仪,定位是经济迷雾的指南针,没有差异的位置无法地理识别,没有精准的导航无法精确制导!

  无论是谁来定位,无论是给谁定位,好定位必须在精准度和差异度的指标上表现优异,如果他人定位的精准度在一公里范围内,而自身定位精准度在一米范围内;如果他人定位的差异度属于一般差异,而自身定位差异度属于显著差异,则定位水平高低和经济效益差距立见。为了提高定位精准度必须“守正”,为了提高定位差异度必须“出奇”!

  2023年,预制菜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很多企业趋之若鹜,奔向该“风口”,而定位是企业经营的第一粒扣子,定位升级是转型升级的第一步,面对产业新机遇,企业首先思考的是如何为企业确立精准定位?如何为品牌确立精准定位?近日,在四川省食品饮料产业协会和四川省预制菜联盟主办的论坛上,本人以“守正创新,精准定位”为题,做了正奇定位理论的分享,引发了在场政企领导的共鸣,在川、鲁、粤、闽、苏、浙、湘、徽的八大菜系中包含着多少品项(何况不止这些菜系)?和煎、炒、烹、炸、炖、焖、煮、卤、酱、蒸的烹饪工艺结合,又可以形成多少排列组合(何况不止这些工艺)?最终能形成多少个可选择的定位机会?难怪很多企业老板慨叹:找定位如同大海捞针一般!在没有精准度和差异度兼具的定位的前提下,有多少企业用真金白银验证了以下两个结论:其一,首先要投资怎么干,不要先投资生产线!其二,定位不对投资白费,定位不准投资亏损!

  战略的核心是定位,定位的核心是正奇。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抓住了战略核心——定位,而诸多企业家和学者苦苦求索到底什么是定位的核心?笔者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兵家思想找到了灵感,《道德经》第57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孙子兵法·势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无论是《孙子兵法》还是《孙膑兵法》,无论是《六韬》还是《三略》,其精髓无外乎“正奇”二字,如果定位不守正,就无法开辟有潜力的蓝海市场,如果定位不守正,就无法开创有价值的商业物种,如果定位不守正,就必然偏离主流性的品类赛道!如果定位不出奇,就无法和竞争对手间形成区隔,如果定位不出奇,就无法在顾客大脑里占据高地,如果定位不出奇,就无法创建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守正出奇”可谓战略定位的首要原则。

  战略之道在于定位之变,定位之道在于正奇之变!“正奇”如同二进制的0与1,正所谓:“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以“守正出奇”的兵法思想和“正奇之变”的辩证思维升级传统定位理论,推动定位理论体系化和中国化,这正是本人开创“正奇定位理论”的初衷,而“正奇定位理论”被企业家誉为“中西合璧的定位理论”、“守正创新的定位理论”。

  对于“到底什么是正奇定位?”,笔者曾给出简明扼要的答案:正奇定位就是守正出奇的定位,正奇定位就是守正创新的定位!

  三、如何理解守正出奇的定位?

  定位不正必错位,定位不奇必寻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翻译成白话则是君子立身处世就像射箭一样,射不中别怪靶子不正,而应反思自己箭术。守正就要正对靶心,出奇就要弯弓奇射!所谓“正对靶心”就是精准对焦目标顾客,研究顾客需求及其排序,研究顾客喜恶及其排序等;所谓“弯弓奇射”就是要避开经济的冰山与洪流,避开对手的利刃与长矛。换言之:守正就是与顾客心智精准对位,出奇就是与竞争对手显著错位!简言之:守中者正,出位者奇!

  定位首要原则是守正出奇,定位最大难点亦是守正出奇。绝大多数的定位无法做到守正出奇,而是守正无奇,或是不正出奇。比如,在常规思维的惯性下,企业往往习惯了拷贝复制的定位逻辑,因此,“当领导、装老道、扮知音、拉郎配”的定位范式逐渐盛行,寻常无奇的“常定位”开始泛滥,值得注意的是,少则奇,多则常,如果说该定位范式开始有效,但拷贝复制的人多了也就渐渐失效,可谓“守正有余而出奇不足”!又如,企业家非常清楚聚焦的意义,但是更为深层次的问题是聚焦在什么地方?答案是:聚焦“正位”,远离“错位”。“正位”在商业中有两种基本形式:其一,中心性品类,其二,中心性定位。受到“小罐茶”品类影响,在川调赛道上出现了“小罐火锅底料”的“新物种”,但是从守正出奇的定位原则来看,该品类属于“出奇有余而守正不足”,小罐火锅底料虽是新物种,但终究是“弱品类”。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看医生做几次手术而回家自己开刀者实属罕见,但是不乏自己埋头寻找定位的企业,在学习了定位入门级方法后,一些企业启动了“抄作业模式”,举例:当有的企业占据了“草原羊肉火锅”的空位后,有的企业则占据了“毛肚火锅”的空位;当有的企业占据了“鹅肠火锅”的空位,有的企业占据了“鸭血火锅”的空位......据此逻辑,“空位”渐渐远离“正位”,“出奇有余而守正不足”的结果必然产生“弱定位”,诚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始终在原坐标下寻找空位的策略属于常规思维和惯性思维,按照该定位逻辑,接下来是不是白菜火锅、莲藕火锅该登场了?

  企业家须远离“散、弱、反、常、假、大、空”七个战略定位误区,概况来讲,守正而未出奇,则陷于“常定位”,出奇而未守正,则陷于“弱定位”!

  四、如何做到守正出奇的定位?

  做到守正出奇的定位核心在于有意识的克服“常规思维”,刻意训练并形成“正奇思维”,举个例子:当多数在黄土高原苹果、青藏高原苹果、雪域高原苹果等定位上徘徊之时,我们应克服常规思维惯性,跳出“高原苹果”的定位围城,做到守正出奇,不去攀比高度,但求自我深度,找到“深山苹果”的定位机会。再举个例子:当多数在鲜鱼丸、嫩鱼丸、现做鱼丸、手打鱼丸等定位上打转时,我们应克服常规思维惯性,跳出“新鲜鱼丸”的定位围城,做到守正出奇,不去攀比鲜度,但求自身纯度,找到“纯鱼丸”的定位机会。

  如何验证是否实践了守正出奇的定位原则?如何验证所确立的定位是在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解?我曾向川渝地区企业家多次强调“定位坐标五要”:要在产业趋势之中,要在心智海洋之内,要在自身优势之上,要在竞争薄弱之处,要在攻防意料之外!

  在全球大竞争时代和后疫情背景下,我们看到不少企业在寻找转型升级突破口时,常在老定位的地方徘徊和彷徨,老定位不到新地方,新定位才有新希望!敬请企业家和有识之士牢记:好定位,以正合,以奇胜!

  (作者系华正奇定位咨询创始人、正奇定位理论开创者)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下一篇

梦巷里,打造长三角数字干线上的首个幸福园区
2023-04-12